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辽宁葫芦岛1 ~ 10 d 雷暴天气预报方法
秦春明,尚可政,王式功,李艳,杨德保,陈亿
干旱气象    2012, 30 (2): 192-201.  
摘要1308)      PDF(pc) (2550KB)(964)    收藏

利用葫芦岛附近4 个站点( 兴城、绥中、建昌和锦州) 2000 ~ 2009 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 结合雷暴发生时的高空图,对雷暴发生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划分; 在天气分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预报产品计算了与雷暴相关的物理量,作为雷暴预报的进一步判别指标,得到了葫芦岛1 ~ 10 d 雷暴预报方法。结果表明: 1) 发现雷暴主要出现在5 ~ 9 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1. 3%;2) 雷暴发生的天气形势划分为4 种类型: 高空槽型、高空冷涡型、西北气流型和副高边缘型; 3) 运用天气分型和物理量指标叠加,可起到双重消空作用,提高预报准确率,降低空报率; 4) 预报结果检验显示, 24 ~ 72 h 预报,TS 评分在50.00% ~ 88.89%之间,空报率在37.50% 以下,漏报率在28. 57% 以下; 96 ~ 168 h 预报,TS 评分在43.48% ~ 83.33% 之间,空报率在52.38% 以下,漏报率在33.33% 以下; 192 ~ 240 h 预报,TS 评分在39.13% ~ 82.61%之间,空报率在52.38% 以下,漏报率在37.50% 以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祁连山区空中水资源研究
张良, 王式功, 尚可政, 杨德保
J4    2008, 25 (1): 14-20.  
摘要1373)      PDF(pc) (405KB)(2102)    收藏

利用祁连山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197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2.5。×2.5。格距),分析了祁连山地区的空中水资源状况。结果表明:该区大气水汽含量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升高,之后又逐渐减少,对应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占年降水量的86.8% ;从1987年西北地区气候转型前后2个时期的比较来看,1987年后比1987年之前平均年降水量增加了22.7 mm(约8.1%),而且主要是春、夏季降水增加了,这将有益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从空间分布来看,祁连山地区中部的年降水量大,东部和西部降水较少,其中西部最少。祁连山地区平均每年水汽输入量约为885.4亿m ,水汽输入主要在600 hPa以下层,高层全年多数时间整体表现为辐散,且水汽主要来源于经向输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祁连山区空中水资源研究
张良, 王式功, 尚可政, 杨德保
J4    2007, 25 (1): 14-20.  
摘要1488)      PDF(pc) (405KB)(2151)    收藏

利用祁连山地区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1970—199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2.5。×2.5。格距),分析了祁连山地区的空中水资源状况。结果表明:该区大气水汽含量从春季到夏季逐渐升高,之后又逐渐减少,对应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占年降水量的86.8% ;从1987年西北地区气候转型前后2个时期的比较来看,1987年后比1987年之前平均年降水量增加了22.7 mm(约8.1%),而且主要是春、夏季降水增加了,这将有益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从空间分布来看,祁连山地区中部的年降水量大,东部和西部降水较少,其中西部最少。祁连山地区平均每年水汽输入量约为885.4亿m ,水汽输入主要在600 hPa以下层,高层全年多数时间整体表现为辐散,且水汽主要来源于经向输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人工增雨研究进展
张良, 王式功, 尚可政, 杨德保
J4    2006, 24 (4): 73-81.  
摘要1162)      PDF(pc) (166KB)(2095)    收藏

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水资源短缺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回顾了人工增雨的发展历史,概述了当今国内外人工增雨的发展状况,归纳了各地区云状、积云特征、液态含水量、冰晶浓度等云物理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各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增雨潜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归纳总结了人工增雨的常用手段、经验和检验人工增雨效果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沙尘天气的定量化指数及其应用
张冬斌, 尚可政, 王式功, 杨德保, 赵燕宁
J4    2003, 21 (3): 58-62.  
摘要1269)      PDF(pc) (294KB)(1678)    收藏

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能见度VV与风速V是对沙尘天气进行分级的重要指标。我们利用能见度和风速构造沙尘指数,用以衡量沙尘现象的强弱,并通过它对时间和空间的累积来分析某一地区的沙尘天气发生状况。结果表明:所构造的指数能够代表我国沙尘天气多发区的沙尘天气状况。对上游沙区的沙尘指数与下游邻近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所作的相关分析显示:二者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利用上游沙区的沙尘指数作为下游邻近城市空气污染预报的重要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